2025-03-09 03:54 点击次数:105
#春节不停更挑战#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时10分,毛泽东主席逝世,享年83岁。
“一九七六年的毛教员,已经步入生命的暮年,双手像是老树快要临了时的枯枝一样,春秋将尽,他的吞咽功能也开始逐渐退化,老年病在折磨着他,因为肺心病,他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嘴唇都憋得发紫。”
“那个多事之秋,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24万多人遇难,其他损失难以估量时,毛主席哭了,他的医生王新德说,那是第一次亲见他嚎啕大哭。之后,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递到了毛泽东床头,这是他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恐龙蚩尤,都已不见。”
“您还在吗?先生?”您在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时候,您只是想做一位教师,在家乡任教。其实这样的人生,也好。
但是您总是在想,为什么今日之中国,仍然在军阀地方政权与中央独裁政权之间、在填死于沟壑的百姓与脑满肠肥的买办之间,一直循环。那时开始,您便想打破这一循环,也就是您后来认为的“历史周期律”。您会想到,自己将会以毕生的心血去为了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理想而去斗争吗?我不知道。
“您还在吗?先生?”不知道您在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时,有着怎样的想法。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想同卡尔马克思的实践道路,让劳动者的理想国之梦,第一次离人们那么近。它将共产主义的喜悦带给了您吗?您在北大图书馆里工作学习的身影,我们还能看见,那是一幅伟大的红旗,尽管现状颇有出入,但我相信它仍在大学---这一年轻人的地方飘荡。
“您还在吗?先生?”在迈出那一步的时候,您想必是十分的喜悦同时抱有希望吧。新民学会同湖南地区的共产主义组织有您的尝试与期望,第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肯定了您的努力。
第二次、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第一次合作,作为中央委员的您,看到了自己参与的党,逐渐成为了被阴霾笼罩的近代中国大地上的一束光。国民党认同了,苏联人支持了。自己又成为了中宣部的代理部长,主编着《政治周报》,还是农会的书记,那革命的前途如此明亮,但道路是这样的曲折。
“您还在吗?先生?”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中,各位前辈们为了理想、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献出血肉与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您亲自以实践、调查,得来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治病良方。却得来的是国民党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和江浙财团为代表的买办们的反攻倒算,革命摇摇欲坠。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的紧急会议上,您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要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于是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带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您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您还在吗?先生?”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您的文章里,除了您敏锐的眼光和卓越的洞察力以外,我们还看到了您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借一位美洲革命者的话而言:“革命就像是锯木头一样,有时向前,有时向后,但总的来说是螺旋上升的。”您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主席,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长征途中,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的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您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两万五千里艰难而又漫长的长征。
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里,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很难想象,您在看到内部革命未竟,又遇到外患入侵时,该多么难过啊。
之后您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
“您还在吗?先生?”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都是在您的领导下的,《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也在同时期问世。
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您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您的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您也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您还在吗?先生?”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您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了敌人。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您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之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您还在吗?先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您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那时,许多人意气风发,欢庆共和国的成立。您却仍在担心,担忧着我们的国家会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怕领导不好,我们人民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
1950年10月,美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以您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同时在您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彻底让那些胆敢在抗美援朝期间用劣质补给坑害人民战士的投机分子毁灭!
1953年,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2月,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
岁月、名誉、地位、权力,
都无法腐蚀您的思想,
这一切没有让您变得更脆弱。
多少曾经的“同志”,并肩作战的“战友”,
他们背叛了革命队伍,背叛了中国人民,
您全都看到了,
打击、磨难、挫折,
从来不是您畏惧的,
我们知道,像您这样的人,是在担心我们。
你说物质不灭,我们要看前方,但您却看不到今天的中国。
您就这样躺着那里,
不声不响地躺在那里。
...................
“您还在吗?先生?先生?”
“您不在了”。
...................
“啊,我多么想....”
...................
从以前到现在,有污蔑您的声音,说我们把您当做神明来盲目崇拜。可我们不会在乎,因为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个别的官员违背初心的时候,人民会高举着您的旗帜,来为党剔除腐败。中华民族的历史永远铭记着您!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毛泽东相关内容:
《毛泽东暮年三哭》,人民网: